返回 蓝莓看看

《天堂电影院》是托纳多雷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

2025-08-18

《天堂电影院》是托纳多雷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。他将镜头,对准了电影院中形形色色的人:坐在第一排仰着头的男孩,在椅子上打盹儿的男人,在黑暗中眉来眼去的男女。小时候,托纳多雷总在影院待一下午,同一部电影看三四遍。看够了银幕,就跑到前排看观众——有人打瞌睡,有人偷偷调情,他们的反应和电影混在一起,交织成他的记忆。

“其实我一直觉得,不只是观众在看电影,电影也在看观众。正是观众成就了一部电影的生命,让它真正存在下去。”托纳多雷说。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,也塑造了他的创作观:“我意识到,电影是为了让人看懂而拍的。因此,我无论讲述什么故事,都必须让尽可能广泛的观众理解。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我从未背离过这个原则。”

《天堂电影院》里有句著名的台词,是阿尔弗雷多对托托说的:“生活和电影不一样,生活难多了。”托纳多雷说,一部电影总有一个剧本主导一切,有开头、发展、高潮和结局,但生活并不像剧本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结构。生活比电影更散乱、更无序。“但这也许就是生活之美,生活不需要遵循剧本的规律,而是按照它自己的方式进行。”

托纳多雷的电影中,作曲家埃尼奥·莫里康内创作的配乐,总能成为点睛之笔,他们共事了30多年。剧本一出来,托纳多雷就会去找莫里康内,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电影配乐。因此,当托纳多雷开始拍摄电影时,整部电影的配乐已经完成。在片场、在剪辑室里,莫里康内的音乐如同一条线,把零散的镜头串联起来。

“他的音乐能触碰人的灵魂。”托纳多雷说,“直到现在,我也说不清为什么——或许这就是他的‘魔法’。”2023年,托纳多雷出版了访谈录《写一百年再停笔》,记录两人长达5年的对谈,揭示莫里康内的创作哲学。

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,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新的时代、新的技术正在改变着电影的模样。但在托纳多雷看来,电影的本质始终不变。今天,电影人面对的真正挑战,依然是继续保持真实的自我。

“电影一直是一面奇妙的镜子,让全世界的人们能够在其中看到自己,能够学会更深刻地理解自己。希望电影人继续带着热情和决心去创作电影,让这面镜子继续映照人类,帮助人类认识自我、不断进步。”

 

 

最新文章

导演力证:张艺谋的 “长线投资”

明星

 

阅读15441

华为余承东:鸿蒙5终端设备突破2千万,60天翻了一倍

科技

 

阅读16502

银行被骗贷33亿,最新回应

新闻

 

阅读12234

从抑郁患者到健身狂魔:二十年如一日的自我救赎

影视

 

阅读17026

复出契机:剧本吸引力与产业情怀的双重驱动

娱乐

 

阅读14548

2024 ilanmeis.cn 冀ICP备20014399号-3